当前位置: 绝缘栅 >> 绝缘栅优势 >> 2022光伏重大挑战之缺芯
逆变器企业依旧面临缺芯局面。这将影响年全球光伏产业装机数据。
近日,美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Raimondo)在接受美媒采访时表示,如果中国大陆企业对俄罗斯提供芯片产品或代工服务,将被美方视为违反其单方面指定的所谓制裁措施。将切断上述中国企业制造芯片所需的关键美国技术来源,并认为“这将对中国生产这些芯片的能力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IGBT芯片的光伏应用
不管雷蒙多的话最终会不会兑现,她的采访中却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制造芯片的关键技术,仍然掌握在欧美巨头企业手中。
何谓芯片?芯片的学名叫“半导体元件产品”,简单理解,就是用半导体元件集成的电路来实现某种功能。几十年时间,集成电路的外型尺寸不断缩小,每个芯片可以封装的电路越来越多,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现代计算、交流、制造和交通系统,包括互联网,全都依赖于集成电路的存在。作为将太阳能从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关键设备,光伏逆变器的生产,同样离不开芯片。
用在逆变器中的芯片,主要有功率器件(模拟芯片)和IC芯片(逻辑芯片)两种。其中的功率器件主要以IGBT为主,也有少量SiC的使用,Mosfet由于功率段偏低较少应用在逆变器领域;IC芯片包括MCU(单片机)、DSP(数字信号处理)等。
所谓“IGBT”,是一种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功率半导体的一种主流应用。主要功能是将繁杂不一的电力,处理为终端产品所需的规格。具有变频、整流、变压、功率放大、功率控制、节能等功效。小到家电、数码产品,大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以及清洁发电、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IGBT芯片用途广泛,对它的需求量也特别大,但受困于极高的技术壁垒,特别是光刻机技术,芯片市场多年来一直被国际巨头企业所垄断。
高技术壁垒让欧美巨头垄断芯片
芯片在成型之前,只是一块十分普通的硅片,想要让在硅片植入晶体管变成芯片,就必须要通过特殊的机器,也就是光刻机来进行雕刻。这里的雕刻不是指艺术品的雕刻技术,而是要通过光刻机对硅片的线路和功能区进行精细刻画。这也是芯片生产中最难的部分。如果没有先进的光刻机,就没办法推动高端芯片研发。
高端光刻机的制造困难在于它不是一个国家的技术,而是用整个西方最先进的工业体系在支撑。比如生产模具来自德国,其余的一些的元件则来自于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多个科技巨头。即使是在这么多国家合力的情况之下,光刻机的每一年的产量也是屈指可数。
因为一方面,光刻机想在每一环节都做到世界级的精度,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另一方面,欧美等国家为了保护他们的核心技术不外泄,制定了《瓦纳森协议》,虽然这个协议由40多个国家共同制定,但是基本受美国掌控。
据兴储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刘继茂介绍,美国的功率器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拥有一批Fairchild、Linear、IR、ONSemiconductor、AOS和Vishay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厂商;欧洲同样拥有Infineon、ST和NXP三家全球半导体大厂,产品线齐全,无论是功率IC还是功率分离器件都具有领先实力;日本功率器件厂商主要有富士Fuji、三菱Mitsubishi、西门康semikron,东芝TOSHIBA等,而中国大陆功率半导体市场占世界市场的50%以上,但在中高端MOSFET及IGBT主流器件市场上,主要依赖进口。反应在市场上,就是目前全球五强分别被德国的英飞凌、美国的安森美、意大利和法国公司合并的意法半导体、日本的三菱和东芝所占据。据不完全统计,这五家企业几乎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70%。其中英飞凌独占38.5%的销售额,超出第二至第四名总和7个百分点,具有绝对控制地位。
正因如此,去年4月9日,当英飞凌、恩智浦、Microchip、意法半导体(ST)等53家芯片原厂发布涨价及调价声明后,国内的多家逆变器企业也只能被迫跟涨。
国产芯片的突破
为了尽快摆脱芯片核心部件受控的局面,在政府的支持下,国内相关企业近些年加大了相关技术的研究力度。比如,比亚迪已相继掌握IGBT芯片设计和制造、模组设计和制造、大功率器件测试应用平台、电源及电控等环节,拥有IGBT完整产业链;上海微电子已成为封测龙头企业的重要供应商,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80%,全球市场占有率达40%。
在光伏应用领域,斯达半导体针对高效率的应用场景,研发第五代MPTIGBT芯片V超快速系列,直接对标英飞凌第五代H5V,且已有样品正在试用,对标英飞凌第七代IGBT的产品也正在研发中。据悉该公司已进入华为光伏供应链;而中车时代,已成为国际少数同时掌握大功率晶闸管、IGCT、IGBT及SiC器件及其组件技术的集成企业代表,拥有国内首条、全球第二条8英寸IGBT芯片线。光伏和风电领域已进入阳光电源、远景能源、金风科技等集团供应链。
尽管如此,由于国产品牌导入需要时间,且大多不被国外企业所接受,在最重要的核心元器件,软件控制算法、设计应用软件等方面,目前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远大于工控与车用,所以短期内对于缓解芯片紧张并不能构成实质性的帮助。这也是从去年4月份延续至今,芯片危机仍然持续的主要原因,也是美国敢于用芯片技术卡中国企业脖子的原因。
中国逆变器企业芯片现状
“目前我们的芯片、IGBT等元器件主要供应商还是来自海外品牌,英飞凌、安森美、TI等,国产虽然有在导入,但效率值相对来说低于欧美甚至日系品牌,并且稳定性还待验证,尤其是海外市场对国产芯片还不太能接受。”固得威相关负责人表示,年以来,受之前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以及光伏行业的爆发对芯片需求大,芯片产能无法迅速扩产,短期之内可能还是无法彻底解决,但固德威正在和芯片厂家积极沟通,通过签订战略协议的形式锁死芯片厂家的产能来保障芯片的库存,目前的库存正往积极利好的方向发展。
“今年持续缺芯,主要是功率器件,IGBT模块,IGBT单管、碳化硅MOS\二极管,另外主控ICDSP及信号链IC任然紧缺,主要品牌涉及Infineon/ON/ST/TI/Cree等。”另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逆变器生产企业表示。“缺芯会导致生产产出不畅,甚至减产,从我们实际情况看,公司仍然维持了高于同行的增长率,重点在于与核心半导体供应商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有签订重要协议,另外我们在解决供货方面,研发做了多个备份方案替代,现阶段库存充足。”
逆变器头部企业之一锦浪科技在2月份发布的上一年度年报预公告中,同样提到了缺芯问题。年报表示,锦浪科技年业绩预告低于预期,预计主要受芯片持续短缺、供应链压力加大影响。
为了保障供应链,锦浪科技积极纳入海外芯片供应商,预计将于年1-2季度实现供货;同时也在持续认证国内芯片供应商,有望在年3-4季度导入。多项并举有望缓解上游原材料紧缺影响。此外,拟加大海运保障,进一步完善供应链。
国产化替代需要时间但目前价格稳定
尽管芯片紧缺,但逆变器产品的价格暂时还比较稳定,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逆变器企业表示,目前户用逆变器在2毛到3毛之间,工商业逆变器1毛6左右。逆变器在年已经有2-3轮的涨价,涨价幅度在20%左右。近期没有涨价计划,后期要看原材料及芯片价格。
固德威相关负责人同样表示,目前户用工商业2毛-3毛左右,地面在1毛多,产品是否涨价,要根据近期金属、芯片等大宗商品的价格而定。
缺芯问题持续已久,到底能够何时彻底解决?“就我所知,目前国内主流的厂家都在国产化导入,头部企业像华为、阳光、固德威等,针对国内市场的机型替换要稍微快一些,海外由于客户对国产芯片的接受度的问题,比较缓慢。”固得威相关负责人表示,逆变器产品想要全部国产化替代,需要国产芯片的稳定性、转换率等性能都能满足市场的要求,路途任重而道远,这并不是应用端想多长时间替代就能决定的。
“国内企业都有在做国产替代,在中低风险器件上已将国产(头部品牌)器件纳入一定份额应用。”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逆变器企业则认为,随着时间推移,产业需求端增速下滑,供给端半导体产能扩充,国产替代预计在未来1-2年就能达到供需平衡,而芯片要实现全部国产化替代,要实现国内技术突破,最少还要三五年以上。
国产化完全替代还需时日,但曙光就在前方。据了解,目前各大光伏逆变器企业都在针对特定的市场和机型,加大国产IGBT的使用力度,以确保芯片供应链的安全;而“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将IGBT列为未来重点攻关技术之一。在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相信芯片行业的未来也必将像光伏行业一样,从“三头在外”到领先世界,摆脱企业卡脖子的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世纪新能源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