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绝缘栅 >> 绝缘栅资源 >> 高端项目汇聚中山赋能新旧产业集群
更加注重对创新要素的集聚力、对行业的引领力、对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力——一年一度的“3·28”招商引智盛会落下帷幕,中山新产业版图特点也更加明晰。从引进的项目特点来看,中山结合全市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引进了一批实打实的高端项目和重大科创平台建设项目,推动创新落到平台、产业、项目上。
中山市将用5年时间实现规模以上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亿元,图为火炬开发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车间。南方日报记者王云摄
去年8月,中山市同时发布了《中山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年)》《中山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年)》《中山市健康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年)》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行动计划,以及《中山市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年)》。按计划,中山市将用5年时间打造三个高端的超千亿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推动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新的一年,这场招商引资盛会带来了大量优质项目,以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内生、外引的“新生力量”正在中山聚集,为新旧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新鲜血液。
●南方日报记者何伟楠罗丽娟廖瀚
政府“牵线”
助外来项目与中山产业“联姻”
架空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北斗支撑的智能系统导航定位与环境感知关键技术、陶瓷智能3D打印、高性能工业机器人、无人安防巡逻车……3月27日下午2点30分,中山市火炬开发区数贸大厦内,一场路演正式拉开序幕。
这场由中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山市科学技术局承办的“中山市人工智能发展论坛”,是“中山投资经贸洽谈会暨中山人才节”的系列专场活动之一,来自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早稻田科技创新中心的多个人工智能创新项目先后登场,吸引了诸多中山金融、投资、企业界代表前来观看。
此次路演,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沈震教授团队带来的是“智能3D打印、智能检测及其工业应用”项目。沈震登台介绍,目前,工业设计制造领域,很多工业产品零部件,都是通过熔模铸造工艺来完成,但是这项成熟的工业技术也存在瓶颈。熔模铸造,工艺流程复杂,要经历加工钢模、钢模射蜡成型、蜡模手工组装焊接、沾浆、干燥、脱蜡、焙烧、浇铸等流程,属于典型的高污染、高粉尘、劳动密集型行业。在高精密产业领域,很多高精度、小尺寸、造型复杂的工业产品,无法通过砂模或普通钢模制作。
要推动这项技术的转型升级,重点在于攻克制作新型模具的技术。沈震介绍,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年6月,其团队终于率先在全国成功自主研发了陶瓷智能3D打印技术,破解了陶瓷硬、脆、无法加工复杂镂空结构的难题。
“陶瓷智能3D打印的技术成果,成功帮助了熔模铸造工艺升级。”沈震介绍,通过一系列技术配套,陶瓷智能3D打印可以达到高精密、高性能的制造标准,可以制作高精度、复杂程度高的陶瓷模具,这意味着可以制造很多传统熔模铸造工艺无法制造的高精密工业产品。有了陶瓷智能3D打印技术的加持,传统的熔模铸造工艺程序也将简化,陶瓷打印成型后即可直接浇铸,大大提高了熔模铸造的生产效率。
相关研究数据表明,相比传统的熔模铸造工艺,陶瓷智能3D打印技术可节能减排30%,可淘汰石蜡及3种相关设备;摆脱钢模加工,新产品开发周期可从8周缩短至1周;单件零件的加工周期从3—5天缩短至1.5天;由于机器代替人工,减少了工艺环节,不合格率也从15%降低至5%;新产品研发费用平均降低10万—20万元;产品综合成本降低30%。
路演上,很多企业代表、投资代表被沈震的演讲所吸引。中山市科学技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山市此前就已经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创新研发团队建立了合作联系,此次,邀请这些创新团队带项目前来中山路演,就是为了帮助项目与中山企业、中山资本“牵线”,推动这些优秀的人工智能创新项目与中山产业对接,进而以这些优质的创新项目帮助中山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5G网络进驻科创园
为产业创新升级赋能
今年,中山投资经贸洽谈会暨中山人才节系列活动的会场内,不乏高科技创新项目,而会场外,同样也不乏高科技元素。
3月28日下午,金钻酒店宴会厅内,由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的中山企业转型升级发展论坛还未正式开始,会场外,中国电信中山分公司的工作人员为等待入场的嘉宾们带来了一场颇有“科技感”的展示。
现场,一名工作人员头戴一副“眼镜”,举起右手在面前“凭空”操作发出指令,前方的电视屏幕上,现实影像中增加了一些虚拟元素。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项技术叫做混合现实技术(MR),MR技术通过在现实环境中引入虚拟场景信息,在虚拟世界、现实世界和用户之间搭起一个交互反馈的信息回路,以增强用户体验的真实感。
展区的另一边,一台电视机上实时显示着16套高清节目画面,通过5G网络,16路超高清电视信号同时从深圳传输到中山。中国电信中山分公司商业项目负责人介绍,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网络高速度、低时延、低功耗等特点,让万物互联成为可能。5G技术的进步和5G网络的覆盖,正在带来新的产业革命。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中国电信中山分公司已和中山多个科创园区建立了合作关系,如三乡镇“小草创客”科创园、东区紫马科技创新产业园、西区中联创产业园区等,中国电信中山分公司将为这些园区提供智慧停车、智慧云网、大数据分析、物业管理平台等综合通信解决方案。今年,中国电信中山分公司也将推动包括5G在内的先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试商用步伐。
5G推广的小场景,实际上也是中山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通宇通讯”),是中山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典型企业代表,专业从事基站天线、射频器件、微波天线等通信产品的研发生产。目前,通宇通讯4G基站天线产品全球市场份额已经超过6%,华为、中兴、诺基亚、爱立信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均在其客户名单上。
3月31日,通宇通讯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段铸告诉记者,年开始,公司投入大量人才和资金开展5G基站天线、射频系统等设备研发,如今已“开花结果”。通宇通讯已经成为世界通信行业基站天线、射频器件生产商中的佼佼者,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段铸表示,今年是5G元年,韩国、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已经开始建设5G网络,通宇通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只要抓住5G基站天线、射频系统的核心生产技术,紧扣重要设备供营商这一关键,就能抢占全球5G市场先机。
高端项目集聚
为装备制造产业“输血”又“造血”
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李伟是电子信息智能控制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下称“IGBT”)模块方面的专家。今年的人才节,他带着在IGBT模块领域的核心技术来到了中山,与明阳智能、大洋电机等企业的代表深入交流。他说:“我觉得这种交流就像‘谈恋爱’,如果大家谈得好就可以‘结婚’了,当然也要看我们各自的条件和需求。”
明阳智能的电子系统总工程师马学亮介绍,李伟教授的团队拥有一些IGBT模块方面的技术,让他们非常感兴趣。IGBT模块是风电设备的核心技术之一,马学亮非常看好李伟教授及其团队所掌握的IGBT模块技术,“如果有可能的话,希望将这一模块的生产链条搬到中山来。”
从今年中山“3·28”洽谈会上签约的项目来看,高端装备制造是该市布局新产业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火炬区引进的武藏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主要生产混合动力汽车用齿轮,属于先进制造业项目中的汽车零部件行业。产品主要为客户F—HEV(由车内内燃机带动的发电机发出电力的混合动力车)第三代的增产、第四代HEV(混合动力汽车)的量产配套汽车零部件产品,主要生产工序包括锻造、机加以及热处理等。
据介绍,日本武藏精密工业株式会社是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汽车零部件制造知名企业,年,武藏精密工业株式会社在火炬区投资建设武藏精密汽车零部件(中山)有限公司,多年来在火炬区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是年火炬区优秀骨干企业。武藏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是武藏精密工业株式会社(日本)在火炬区投资的新项目,拟总投资12.83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增资万美元(共3.45亿元人民币),计划建设武藏精密汽车零部件年产万个的混合动力汽车齿轮生产厂房,预计达产后产值15亿元,税收1亿元。
在本届洽谈会上达成合作意向的项目中,与汽车零部件生产相配套的高端制造企业还有中山维宁尔日信制动器系统产线国际化项目。该项目主要生产制动器、变速器系统及关键零部件,投资主体为全球最大制动器生产商,计划在中山引进配合电动汽车使用的制动器生产线。项目完成后,预计三年内企业总产值可达14.5亿元,税收2亿元。
武藏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项目的引进,可以观照中山布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高端项目的引进,正在为中山高端装备制造业“输血”“造血”。
去年8月,为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山市同时发布了《中山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年)》《中山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年)》《中山市健康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年)》三大产业行动计划。按计划,中山市将用5年时间打造三个超千亿高端产业,即到年,实现规模以上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亿元,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超亿元,健康医药产业总产值规模达到亿元。
健康医药产业链扩容
持续完善“朋友圈”和上下游配套
在国家高层次人才暨创业导师中山行活动中,翠亨新区综合局副局长黄镇与中山大学教授周晖皓长谈了近两个小时。黄镇介绍,周晖皓教授所进行的糖尿病治愈性药物的研究在全国走在最前列,完全符合翠亨新区打造医药健康产业的定位。“如果周教授的项目能够来到翠亨新区的话,那肯定会成为一个标杆,并且能够带动一批科研人员和科研配套项目的到来。”
作为一名学者,周晖皓教授关心的是翠亨新区产业人才配套和产业集聚情况。黄镇认为,在这些方面翠亨新区拥有足够的优势。“今天我们与周教授交流,就是希望将翠亨新区的相关信息传递给专家,让他对我们更有信心,同时也想了解他对我们的期待。总的来说,创新创业团队需要产业‘朋友圈’和上下游产业配套,而我们也正在建立我们的共性实验室和检测平台,节约企业在翠亨新区发展的成本。”
近年来,中山市健康医药产业规模稳步壮大,聚集了诺华山德士、联邦制药、康方生物、明峰医疗等骨干企业,形成了涵盖生物制药、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多领域的产业集群,拥有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华南现代中医药城等国家、省级产业园,建立起涵盖研发、中试、检验检测、成果转化等过程的产业创新与服务体系。
为了支持健康医药产业发展,中山市聚焦生物制药、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生物健康制品、基因检测、智慧健康特色产业等重点发展领域,制定了十六条产业支持政策,涵盖了项目初期的落地补贴、新药、医疗器械产业化补贴,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固定资产投资、过渡性用房补贴、投融资支撑,项目投产后的增资扩产补贴等,全过程、多环节、整体系统地加大项目支持力度。
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中山还将重点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建立健康医药重大创新平台、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面向健康医药产业全生命周期各公共服务环节,着力打造合同研发外包(CRO)、合同加工外包(CMO)、合同开发与生产外包(CDMO)等产业服务平台,完善和提升产业创新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
在重大平台建设方面,中山已建成火炬区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翠亨新区生物医药科技园和南朗镇华南现代中医药城等载体。其中火炬区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创新研发和孵化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健康医药产业融合发展等领域,支持其向民众等镇区拓展,提升产业发展空间;翠亨新区生物医药科技园重点发展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制药装备等领域创新研发和产业化项目,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和研究机构;南朗镇华南现代中医药城重点发展现代中药、生物健康制品、医疗器械等领域。
■记者观察
融合重塑“服务链”
铸造产业升级“加速器”
今年投资经贸洽谈会期间,中山市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正式揭牌运营。
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就是帮助企业探索工业化信息化相互融合的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两化融合的生产力优化方案。过去,企业的管理方式相对粗放,工业化大生产的各个环节相对割裂,信息流、数据流、人力资源存在对接上的隔阂,既影响企业的整体生产效率,又影响管理者对企业自身情况和市场形势的判断,影响决策的科学性。
通过信息化建设,搭建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力资源的集成一体化管理,推动企业生产环节的资源整合和共享,提升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降低沟通成本,大幅压缩了生产成本;优化和固化公司内部营销管理业务运作流程,实现智能化、流程化的销售业务过程管理;实时、全面掌握渠道分销与库存数据,为公司管理者的渠道营销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防范经营风险。信息化建设带来的科学管理方式,改变了过去企业决策只能靠管理人员“拍脑袋决定”的情况,提升了企业管理决策水平。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正是两化融合的深层要义。
年5月,中山市经信局联合社会资源牵头打造中山市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平台此次正式挂牌运营后,将成为越来越多传统产业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顾问”,这个顾问帮助企业发现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供改良优化的方案,最终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中山市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只是中山市近年来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链”中的一环。年起,中山市就联合广东硕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黑子信息科技(广东)有限公司、聚享机器人等企业,陆续合作打造了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智能产品公共服务平台、智能·共享机器人打磨抛光公共服务平台等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带领全市中小企业向社会“借脑”“借力”,发力转型升级。
这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服务范畴大都不受产业领域的局限,换句话说,无论是传统制造业企业的升级改造,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创新需求,都可在这些平台上找到自己所要的服务。通过“服务链”的重塑,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两种属性截然不同的“新”“旧”产业也形成融合发展之势。
目前,中山市互联网+共享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智能产品公共服务平台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均已相继建成投入运营,为中山各领域各类企业提供不同类型的公共技术服务,解决它们发展中遇到的“共性难题”。这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运作,正在将不同产业领域、不同发展规模的中山企业拉进同一生产场景,企业同时从平台获取公共技术服务,获取发展壮大的后续动力。
但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单打独斗”,仍不是中山所打造产业“服务链”的最终目标。去年底,中山市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联盟正式成立。曾经“单飞”的各大平台携手组成“服务联盟”,以“服务链”的融合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中山产业经济发展名副其实的“加速器”。
■声音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新材料学院副院长孟鸿:
期待高校研究与
中山企业对接落地
很多中山企业的专业领域跟我们所做的基础性研究很对口,他们的意向是希望解决一些技术方面的难题,包括核心原材料生产、技术性瓶颈突破、产品质量提升、用户体验改善等。有诉求就有合作空间,希望双方可以深入开展战略性的探讨,摸索出新的合作模式。
我希望我们的研究跟企业能够紧密连接起来。比如企业需要开发原材料,我们研究所就可以有针对性地专门进行特定原材料的技术工艺的研究和设计。
在合作模式上,我们也想看看中山市政府是否能够提供一些帮助。例如在研究所和企业联合进行的针对某一原材料的技术公共项目中,针对性地进行资助,减轻企业的负担,达到鼓励创新的目的,同时也能从项目中创造税收、消费、专利等效益。
许多企业都有人才引进的需求,从现实角度来说,如果中山能够提供一个研发平台,那么研究人员自然会向中山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