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动力研制领域新的“世界坐标”
小镇跃升“动力谷”
7月19日,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机车事业部总成车间,技术人员在进行电力机车零部件安装。田超郑云文摄
湘水奔腾,潮涌株洲。
这里诞生了新中国工业史上项“第一”,催生出闻名中外的“中国动力谷”,成就动力研制领域新的“世界坐标”。
新中国成立之初,株洲还只是湘江边一个不大起眼的小镇。立市以来,株洲与新中国共成长,在时代浪潮中砥砺奋进,铸就名副其实的工业之城、动力之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株洲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成功的40个城市之一,入选“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30强”,跻身“全国百强城市”。
■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记者整理报道
担使命,江边小镇跃升“中国动力谷”
年,株洲被列为国家“一五”时期重点建设的8个工业基地之一,13个国家重点项目布点于此。
这个决定,赋予株洲更大使命,昔日江边小镇的宁静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火热的建设场面和不断传出的喜报。
年8月,厂(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前身)试制出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消息传到北京,毛泽东主席亲致嘉勉信,高度评价“这在我国的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这也是株洲工业的良好开端。此后,株洲迅速建立起完善的机械、冶金、化学、建材、电子工业体系,成为国家工业重镇。
党的十八大以来,株洲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果断退出传统重化工产业,以轨道交通、航空、汽车三大动力产业为基础打造“中国动力谷”,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五大新兴产业,着力提升陶瓷、服饰两大传统产业,构建起“3+5+2”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结构快速换挡升级。
目前,株洲轨道交通产业年产值超过亿元;国内中小航空发动机市场占有率超过九成。“株洲·中国动力谷”成为中国制造业版图新地标,“3+5+2”现代产业年总产值超过亿元。
走出去,向“世界动力谷”迈进
国内首条8英寸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生产线、全球首列虚拟轨道列车、中国首列中低速磁浮列车等相继在株洲亮相;“复兴号”高铁、AG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港珠澳大桥等大国重器闪耀着株洲智慧;中车株机产品作为中国制造“走出去”代表作之一,已成为享誉国际的“中国名片”。
从粤汉铁路株洲总机厂出发,株洲已发展成世界上重要的轨道交通生产基地,市场份额居全球第一。开放、创新的特质,让株洲正朝着“世界动力谷”迈进。
株洲经贸“朋友圈”已拓展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7.46亿美元,比年增长51倍。自年以来,株洲连续5年入选“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声音
抢抓重大机遇,推进高质量发展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是接续奋斗再铸辉煌。下一步,我们将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着力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改革作为关键一招,把开放作为活力源泉,把绿色作为发展底色,积极抢抓“一带一路”、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以及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等重大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持续深入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和“温暖企业行动”,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不断筑牢株洲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物质基础。
——株洲市委书记毛腾飞、市长阳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