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绝缘栅 >> 绝缘栅优势 >> 超级工程上新啦世界上容量最大柔直背靠背
大湾区直流背靠背工程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新一代柔性直流背靠背工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广州工程:连接珠西北区域电网、珠东北区域电网
·东莞工程:连接珠西南区域电网、珠东南区域电网
广州工程实现的首次、第一01世界首次在直流多馈入电网负荷中心实现分区互联
02世界首个具备异同步联络功能的柔性直流背靠背工程
03世界上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背靠背工程
04世界上控制链路延时最短的柔性直流换流站
05世界上电网行业最大尺寸的钢结构建筑
06首次在一个完整的背靠背换流单元实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国产化比例至%
广州工程位于广州市增城区,共建设2组容量为万千瓦的柔直背靠背换流单元,是世界上单元容量最大的背靠背柔性直流换流站,也是世界首个把柔性直流技术应用到解决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问题的项目。
广州工程与正在建设的东莞工程同为广东目标网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均由广东院勘察设计。广东火电负责工程的第二标段建设,运输和安装单台容量57.5万千伏安换流变13台,其中备用1台,新建千伏出线4回,千伏架空出线2回,千伏GIS管母线出线2回。
此系列工程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广东电网电力供应和配置能力,预计年将支撑西电东送电量不低于亿千瓦时,广东省东西部电力交换能力由万千瓦提升至0万千瓦,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澎湃动力。
背靠背!化解大规模断电风险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也是华南电力负荷最为集中的区域——珠三角地区负荷占广东全省负荷的77%。直流受电规模高、负荷密度大、千伏电网密集、新能源大量接入,都让广东电网存在大规模断电风险。
而连接不同区域电网的柔性直流背靠背工程,将有效帮助化解广东电网的重大安全隐患。
中国电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广东院广州工程设计总工程师施世鸿指出:“大湾区直流背靠背工程是实现广东电网合理分区的先决条件,可大幅降低广州、东莞等湾区核心地区的短路电流水平,并且可起到无功支撑和事故隔离作用,可解决交直流相互影响、大面积停电风险等电网安全问题,是名副其实的稳定器和防火墙。”
勇创新!用设计力量提升工程品质作为工程设计单位,广东院在广泛调研、周密论证的基础上,开展了十余项世界或国内首创设计,用设计力量提升工程品质。
广东院为换流站设计的“南网重器·换流立方”立面形象
01超静音:全站噪声小于48.5分贝广州工程邻避效应较为突出,对工程降噪设计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既要在千伏增城变电站旁增设大型换流站,建成后又不能增加周围敏感点的噪音水平。
“能不能从噪声源头、传播途径两个方面,对噪声进行多重围堵?”循着这一思路,设计团队一方面对原增城变电站的主变压器和围墙进行降噪治理,另一方面则在新建的换流站开展了超静音创新设计。
“柔性直流变压器采用水冷技术,与传统的风冷技术相比,没有了风扇噪声,加上全户内布置,就相当于给变压器穿上了一层重型隔音罩,切断了变压器低频噪声的传播途径,发出的声音仅与空调开机时的声音相当,效果堪比降噪耳机。”广东院变电部电气一室副主任李沛准介绍道。。
在广东院工程师的努力下,项目还实现了在国内首次采用自然通风的半户内启动回路、首次在换流站采用水冷空调等创新举措,节能降耗的同时,大幅降低工程声环境指标,目前全站噪声不超过48.5分贝,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02巨无霸:世界最大电网工程钢结构建筑广州工程共建设4座阀厅及启动回路,阀厅采用最大跨度达73米的无立柱结构空间,钢结构平面尺寸超过3万平方米,相当于4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整体用钢量达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电网工程钢结构建筑。
要将如此大面积、大跨度的钢结构网架提升至20米左右的设计标高位置,绝非易事。广东院自设计启动开始,便组织技术骨干成立攻关团队,经过多轮次方案比选论证,研究提出了全焊接球节点双层正放四角锥空间网架结构体系方案,不仅节省用钢量,而且质量更加可控。
与此同时,广东院设计团队提出了施工速度较快的大型构件液压同步整体提升方案,对网架提升全过程进行数字仿真模拟,并充分考虑最大施工偏差情况,对提升过程中网架每个杆件的受力进行严格校验,确保提升过程的安全可靠。
03数字化:助力换流站智能运维背靠背换流站站内设备多,运行工况复杂。全站1万多个点位,如果仅仅依靠人工进行巡视、表计抄录和编制巡视报告,预计需要花整整一周的时间。
广东院设计团队充分考虑后期运维需要,打造了一套数字孪生智能运维系统,可开展设备智能巡检、智能操作、智能分析等操作,实现了立体交互式智能运维作业,大幅提高运维效率。广州工程也成为了国内首个建设实体与物理实体%映射的数字孪生智能运维换流站。
“现在,仅需2小时就可以完成全站智能巡视并自动输出报告。”负责广州工程智能运维系统开发的广东院变电部电气二室副主任张浩介绍道。
与此同时,广东院设计团队还在广州工程站内设计部署了电力5G专网,可实现换流阀、柔直变等直流主设备海量监测信息的高速无延时上送,提升该工程的运维精益管理水平。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编辑:马新政校审:储信艳
来源:中国能建广东火电、广东院
往期精彩回顾中国能建召开“30·60”研究院首次工作会中国能建7家子企业入选“科改示范企业”名单!中国能建召开年电建企业工作会
“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