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绝缘栅 >> 绝缘栅市场 >> IGBT电动车核心技术,国产替代可期
核心观点
IGBT作为汽车电动化核心部件,其安全性、节能性直接决定了电动车性能,但车用IGBT的技术、制造、资金等壁垒高,国产化率低,供应长期被欧美日企业垄断。随着IGBT技术不断进步,国内企业快速发展,国产IGBT已经开启大规模生产并批量应用于电动车,长期有望逐步实现进口替代。重点推荐:已经在IGBT产业链布局、并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批量应用的比亚迪(A+H)、中车时代电气(H)。
投资要点
※IGBT在电动车起到什么作用,市场空间有多大?IGBT是电动车技术皇冠上的明珠,预计年全球空间亿元。IGBT是电动车中控制交直流、高低压转换的核心半导体器件,应用在电控、空调与热管理、充电系统三大主要场景,其安全性、节能性直接决定了电动车性能。电动乘用车依据配置不同,IGBT单车价值量高达-元,年全球空间接近百亿元,伴随全球电动车产销快速增长,预计行业年空间有望达亿,CAGR约+30%。
※车用IGBT行业格局如何?英飞凌等欧美日企业垄断,国内企业积极布局。由于芯片设计、晶圆制造是产业链核心技术环节,海外巨头议价能力高、盈利能力强,例如英飞凌PMM业务净利率高达25%;而模块制造、电控制造等环节利润率相对合理。年,中国电动车用IBGT国产化率低于30%,CR3超过81%,英飞凌/比亚迪/三菱电机分别为58%/18%/5%,比亚迪凭借自身品牌电动车优势,率先实现了国产IGBT规模化生产和应用。与此同时,比亚迪、中车时代等中国企业正在产业链多个环节布局,并向设计、晶圆制造等核心技术环节加大投入。
※车用IGBT壁垒高,自主企业进展如何?技术差距在缩小,国产替代可期。从全产业链看,IGBT的前期资本开支大,中期制造良品率重要,后面市场开拓需要培育,壁垒极高。IGBT产品三个核心因素是安全性、性能、成本:1)安全性方面,欧美日企业凭借长期经验积累具备先发优势,而比亚迪凭借电动车量产优势快速看齐。2)性能方面,国产IGBT晶圆目前减薄至-μm,较英飞凌70-μm水平的虽然仍有差距,但性能差异有限;同时精细化网格栅等技术也推动比亚迪等国产IGBT性能不断追赶海外巨头。3)成本上,伴随国内8寸晶圆陆续量产以及良率逐步提升,国产IGBT的成本优势正逐步显现。
※风险因素: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政策波动;IGBT降价幅度超预期;技术路线变动。
※投资策略:IGBT作为电动化核心部件,进入壁垒高,目前国产化率低,供应长期被欧美日企业垄断,随着IGBT技术趋势成熟,国内企业快速发展,已经逐步批量应用于电动车,长期有望逐步实现国产替代。重点推荐:已经在IGBT产业链布局、并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批量应用的比亚迪(A+H)、中车时代电气(H)。
报告正文
01
IGBT:电动车技术皇冠上的明珠
IGBT广泛应用在电动车等电气化领域
IGBT是电力交直流、高低压转换的核心器件。IGBT全称为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即绝缘栅型双极型晶体管,主要作用是进行交流电和直流电的转换、电压高低的转换,广泛应用在电动车、光伏、高铁、电网、工业控制等领域。
IGBT是MOSFET的加强版本,具有更好的耐高压特性,当前在V以上应用场景被广泛使用。MOSFET的优点是开关响应速度快、工作频率高,可以达到1MHz甚至10MHz;但缺点是不耐高压,在高压大电流场合功率损耗较大。当传输功率达到W(对应电流约为2.3A)时,MOSFET的功率损耗开始超过IGBT;随着传输功率进一步提升,这一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因此相比MOSFET,IGBT优点是导通压降小,耐高压,传输功率可以达到W。
IGBT下游应用主要依据工作电压高低划分,电动车用IGBT电压位于~V区间场景。家电、工业安装等领域的工作电压最低,为V;新能源汽车IGBT的电压相对居中,一般为V和V级别;光伏、工业电机、高铁、动车、智能电网工作电压要求更高,在V以上,甚至可达0V。
电动车IGBT是电控核心部件,年全球空间亿元
功能上:电动车的电控、热管理、充电系统都需要用到IGBT。纯电动车上IGBT主要用于电控、电池热管理、电动车空调、充电系统几个方面。插电混动车上,与低压系统相独立的高压系统需要用到IGBT。部分搭载了48V混动系统的燃油车也需要用到少量IGBT。
价值量上:电动车电控系统是电动车价值量第二大单个部件。在一辆典型的电动车中,单个电控采购成本约0.3-0.5万元,考虑存在单电机、双电机不同版本电动车,实际电控成本一般占总物料成本的3-7%,是动力电池外的第二大单个零部件。
IGBT在电控成本中占比高达约40%,是电控核心部件。A级以上纯电动车IGBT单车价值量在~元,豪华车甚至高达元以上,插电混动车型也在-元量级。电动公交车由于对IGBT体积要求相对低,因而单车价值量也略低于高端纯电动。
全球电动车高增长(尤其是A级以上车型)带动IGBT需求放量,我们测算年行业空间约97亿元,预计年有望达到亿元,CAGR+30%。
02
行业格局:英飞凌垄断,国内积极布局
IGBT产业链:技术与利润集中在设计、晶圆制造环节
巨头在设计、晶圆制造环节利润丰厚。英飞凌等全球巨头凭借在电路设计、晶圆制造技术优势,其PMM业务(其IGBT所属板块)净利率高达25%。相比之下,下游封装以及应用端的电控、整车的盈利水平则相比低于晶圆环节。
除晶圆外的模块、电控各环节都拥有合理利润,中国企业多环节布局国产替代。IGBT从晶圆制造完成后,下游的模块封装环节毛利率在25-35%,电控制造环节毛利率在20-30%,目前都拥有相对稳定的盈利。国内比亚迪、中车株洲时代纵向一体化布局,而华虹半导体、上海先进等专注晶圆制造,斯达半导、宏微科技布局设计与封装。整体看,中国IGBT产业链正逐步具备国产替代能力。
电动车IGBT格局:英飞凌稳居第一,比亚迪在国内率先突破
IGBT制造难度大,具有极高的技术壁垒,IGBT主要被欧美日企垄断。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约占世界市场份额50%,但是中高端的MOSFET(绝缘栅型场效应管)、IGBT主流器件市场基本被欧美、日本企业垄断。我国IGBT产品对外依赖度达到90%。国外IGBT主要制造商包括英飞凌、ABB、三菱、西门子、东芝、富士等。
国内IGBT技术(芯片设计、晶圆制造、模块封装)目前均处于起步阶段。国内IGBT企业在研发与制造工艺上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而且,IGBT是关键设备上的核心部件,供应切换具有非常高的风险,这也制约了我国IGBT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的应用。目前国内能够在电动车上量产IGBT的只有中车株洲时代和比亚迪。
英飞凌供应国内电动车市场超过一半IGBT,但比亚迪凭借电动车应用优势率先突破。目前英飞凌在全球IGBT分离件、模组市场份额居第一,份额均超过第二、三、四名总和;英飞凌在全球IPM市场居第三位。年英飞凌在中国国内电动车供应63万套IGBT模块,市占率达到58%;比亚迪凭借自身品牌电动车优势,国内市占率18%居第二位。
03
趋势:技术差距缩小,成本
优势凸显,国产替代可期
电动车IGBT核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