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绝缘栅 >> 绝缘栅市场 >> 厦门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
集微网消息,近日,《厦门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提出,到年,厦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整体水平全面升级,优势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数字经济发展形成新优势,自主创新水平跨上新台阶,“三高”企业群体进一步壮大,形成新经济生产要素广泛集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产业生态,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市“十四五”时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引擎。
(图片:厦门市“十四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体系)
《规划》从“发展基础、面临形势、总体要求、发展重点、空间布局、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推进。在“发展重点”中,明确了全力发展“5+X”重点领域,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一大核心支柱产业,做强生物医药与健康、新材料与新能源两大新兴主导产业,发展数字创意、海洋高新两个特色地标产业,超前布局柔性电子、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智能制造装备、精准医疗、绿色低碳技术等X个未来赛道。
其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厦门将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垂直整合,激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对实体经济的赋能作用。力争到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总规模达到亿元,助力打造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电子信息万亿产业集群。
在集成电路领域,厦门将聚焦联芯、士兰、三安光电等芯片制造龙头企业的优势技术工艺,大力发展模拟及数模混合电路、微机电系统(MEMS)、高压电路、射频微波电路等专用工艺生产线,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集成电路制造基地。充分利用国内市场优势,重点发展安全芯片、人工智能芯片、云计算芯片、功能工业控制芯片、汽车芯片等领域,壮大提升设计业。积极推动系统级封装、芯片级封装、圆片级封装等先进封装研发和产业化,增强先进封测的规模化能力。加强产业链垂直整合融合,通过专业分工、订单生产、原材料供应等形式,带动国内设备、原材料企业进入本地集成电路产业供应链。
《规划》在“未来赛道”一节中强调,前瞻布局柔性电子、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智能制造装备、精准医疗、绿色低碳技术等一批具有爆发式增长潜力的未来产业赛道。
第三代半导体。以高纯度、大尺寸、低成本为主攻方向,重点推动三安光电技术产品升级,发展碳化硅(SiC)、氮化镓(GaN)芯片,打造以SiC、GaN为核心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引进培育发展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等器件,加快SiC-肖特基二极管(SBD)、MOSFE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等技术升级,协同牵引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设备等环节能力提升,实现“材料-设备-晶圆-芯片-器件”协同发展。
此外,《规划》明确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完善产业自主创新体系、集聚发展创新型企业、优化产业发展要素供给、探索新型产业治理模式、深化产业科技开放合作”六项重点任务。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做大做强生物医药、新型功能材料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信息技术服务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构建从市级、省级到国家级产业集群梯次培育体系。依托中国福建能源材料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等新型产业促进机构,积极引进整合研发设计、标准认证等产业公共服务资源,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鼓励各区综合运用现有政策,对新兴产业领域的领军企业培育、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项目给予倾斜性扶持。
引进培育“链主”企业。鼓励厦门钨业、三安光电等龙头企业通过并购、控股、参股等形式,延伸布局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环节,提升主导产业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支持有条件的科技型企业牵头开展行业共性技术、关键“卡脖子”技术攻关,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制定,积极抢占技术制高点和创新话语权。大力招引总部型企业、平台型企业等生态圈核心企业,促进更多产业资源适配整合,推动本地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升级。
(校对/诺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