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绝缘栅 >> 绝缘栅市场 >> 慧智微电子5G射频芯片中的半导体上
最近在与手机终端客户交流过程中,发现客户对于射频前端芯片的理解已经越来越深入:从最早的只把射频芯片当成一个黑盒子,到对PA等模块架构特点熟悉,再到对放大原理深入了解,国内手机终端公司逐渐把射频芯片从“用得了”,到“用的好”。
在对射频芯片的工作原理了解清楚之后,一些手机终端公司逐渐向芯片的更深层次:半导体器件层级研究。考虑研究深入的器件物理机理,对应用中看到的问题加以解释。
芯片之所以是芯片,就是因为半导体技术;芯片系统与板级系统最大的区别,也就是因为使用到了半导体物理器件。半导体器件是芯片公司的根基所在,手机终端公司对于半导体器件的研究,让我们这些芯片公司的“硅农”们感受到同道相益,备受鼓舞。
不过我们也发现,即使对于芯片公司或芯片工程师来说,“半导体物理”都是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词。由于半导体物理太过晦涩难懂,很多的集成电路设计类专业甚至不再教授此课程;即使对于半导体专业的学生来说,学校里的“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课程也常常成为学生时代的心理阴影,以至于工作之后再也不想谈及。
于是,我们就想梳理出一份材料,一起就射频芯片中常见的半导体器件做一个讨论。
半导体工艺简介
什么是半导体
在半导体被发现之前,人们认为世界上的材料根据导电性分类只可以被分为“导电”和“不导电(绝缘)”两种。按分类方法中的“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原则看,这是对世界上材料非常完美的分类方法,那为什么还会出现“半导体”这一分类呢?
一些文献中将“半导体”定义为“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准确来讲,半导体材料并不是导电的性能处于二者之中,而是导电特性可以在二者之间可控切换。这种导电特性可以在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可控切换的材料,被称为半导体材料。
半导体现象的首次被发现要追溯到近年前的18年,电子之父法拉第发现硫化银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特性不同于一般金属,温度可以实现对硫化银材料导电性的可控,这是人类首次观察到半导体现象。
在18至年这多年时间里,物理学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为半导体科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材料生长技术为半导体科技奠定了实现中的物质基础。
掺杂:半导体材料的实现基础
半导体导电可控特性的实现是通过“掺杂(Doping)”来实现。
以硅原子为例,每个硅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在本征硅材料中,每个硅原子与周围的4个硅原子形成共价结合的稳定结构,从而没有可自由流动的自由载流子,不能形成电流。
这时,如果对本征硅材料进行掺杂,如果加入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磷元素,这时在形成4个共价键之外,还会多出一个自由移动的电子,这个电子就是一个自由载流子,当加上电压之后,掺杂材料就可以导电。自由移动的电子是半导体材料中的第一种载流子。
同理,如果掺杂材料为最外层只有个电子的硼元素,这时会出现一个电子的空缺,电子在不断填满这个空缺的过程中,也可以使材料导电。由于电子不断填充这个空缺的过程不易描述,人们就发明了一个新的表征空缺的方式,即定义一种新的载流子来表示这个空缺,这种新的载流子就是半导体中的第二种自由载流子:空穴。
半导体的掺杂工艺实现了对半导体内自由载流子的控制。
p-n结:简单的半导体器件
图:p-n结的基本结构
利用半导体的掺杂特性,就可以设计出简单的半导体器件:p-n结。p-n结英文名称是p-nJunction,因为有正负两个端口,所以又称为p-n结二极管。
p-n结是在同一衬底上同时进行p型和n型掺杂,并使之交界,这样在二者交界处就形成耗尽区(也叫空间电荷区),从而形成p-n结。
p-n结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单向导电特性。当p型半导体侧加入正电压时,p型半导体中的空穴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向右侧移动。当外加电场大于p-n结的内建电场时,空穴就会跨越过耗尽区,从而进入n型半导体区,之后在电场作用下进入电源负极,形成电流。
当n型半导体侧加入正电压时,n型半导体中的自由载流子电子向右侧移动,拉大内建电场宽度,使自由载流子更难跨越耗尽区,无法形成电流。
图:正偏及反偏下的p-n结
从“晶体管”开始,直到改变世界
只是用p-n结二极管,还不足以设计集成电路。
在半导体物理的基本原理被人类掌握之后,人类就开始用半导体材料设计制造一些特殊器件。比如:
利用半导体导电性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设计出热敏电阻,来感知温度变化;
利用有些半导体导电性能与光照之间的关系,可以设计出光敏电阻,来感知光的变化;
利用有些半导体光电转换特性,可以实现电能和光能的相互转化,设计出发光器件,或者设计出光伏发电器件;
虽然利用半导体材料“导电性能可控”这一特性,可以在很多领域设计出重要应用的器件。不过这个时期的半导体还是很难和之后改变世界的“集成电路”联系起来。真正建立起“半导体材料”与“集成电路”之间联系的,是年被发明的“晶体管”。
早在年,人类就实现了无线电信号的跨英吉利海峡穿越。但在晶体管被发明之前,电子电路系统一般由真空电子管设计。真空电子管体积大、功耗大、发热厉害、寿命短,并且需要高压电源,所以真空电子管所设计的电路一般只用在政府、军事部门中。真空管极大地限制了电路系统的大规模应用。
图:20世纪初,RCA公司采用电子管设计的放大器
为了克服真空电子管的局限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贝尔实验室加紧研究,探讨用半导体材料制作放大器件的可能性。
年秋天,贝尔实验室成立了以肖克莱为首的半导体研究小组,成员有布拉顿、巴丁等人。他们发现,在锗片的底面接上电极,在另一面插上细针并通上电流,然后让另一根细针靠近及接触它,并通上微弱的电流,这样就会使原来的电流产生很大的变化。
微弱电流少量的变化会对另外的电流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就是“放大”作用。利用这种特性,半导体器件也就可以被用于制作放大器。
在为这种器件命名时,布拉顿想到它的电阻变换特性,于是取名为Trans-resistor(转换电阻),后来缩写为Transistor,中文译名就是晶体管。年,肖克莱、巴丁、布拉顿三人,因发明半导体晶体管同时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图:半导体晶体管的发明者,左起:布拉顿,肖克莱,巴丁
在直观理解上,可以将晶体管理解成一个水龙头:
晶体管一共有三个极,对于FET器件,一般称为源、漏、栅(S、D、G),对应水龙头的进水口、出水口、龙头把手;晶体管源极(Source)流入电子,对应水龙头进水中流入水源;栅极(Gate)是晶体管的核心,控制电流的大小,对应于龙头把手是水龙头的核心,决定水流的强弱;
图:典型的晶体管构造(JFET),及与水龙头的等效
基于以上原理,晶体管就可以实现信号的放大。即在栅极加一个微小信号,只要能控制住晶体管漏极到源极这个通道的通断,就可以控制漏源之间电流的大小。
晶体管还可以实现数字电路里“0”、“1”基本信号的表征。比如可以定义“水龙头”打开状态为“1”,关闭状态为“0”。成千上万个“水龙头”放在一起,就可以进行数字逻辑运算。
晶体管(Transistor)是集成电路领域中最为重要的基本器件,没有之一。有了这个基本器件,才有了现在改变世界的集成电路。我们经常看到的FET、HBT、pHEMT等器件名称中的最后一个字母“T”,均是“Transistor”的缩写。
在半导体器件里,晶体管也有多种变形,材料也多种多样,一些缩写也让人眼花缭乱。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找到晶体管中水龙头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理解清楚“龙头把手”的工作原理,就可以将这种类型晶体管分析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