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绝缘栅 >> 绝缘栅市场 >> 风口上的汽车半导体AutoLab
汽车行业的这半年,是被“芯片荒”刷屏的半年。前有福特、通用因缺芯减产巨亏,后有特斯拉因芯片供应不足加州工厂暂时停产。年,全球车企无不笼罩在芯片短缺的阴影中。
汽车早已不仅仅是由钢铁铸就,更是由硅支撑。
这篇文章,我们挑选出了一些站在时代风口上的汽车半导体予以介绍。它们在眼下,以及不远的将来,会深刻影响汽车行业的命运。
一、MCU
MCU(MicrocontrollerUnit)微控制单元,又名单片微型计算机,俗称单片机。MCU把CPU、内存(RAM、ROM)、计数器以及I/O等多种接口集成到一枚芯片上,形成了一个只有芯片大小,但能完成特定任务的计算控制系统。
MCU的构成形态相对简单,往往只能够胜任某一特定任务,和大脑皮层的某一功能区(如枕叶区负责视觉、颞叶区负责语言)有些类似。同时,价格也相对低廉,最便宜的甚至只需数元人民币。
然而,简单便宜且应用广泛的MCU,却是今年汽车芯片荒的“罪魁祸首”。
在汽车上,几乎所有经由电子控制的功能模块,都配备了一枚单独的MCU,比如发动机、变速箱、车身稳定控制系统、车门、安全气囊等等。MCU与相关的外围器件组成的板卡,则被称为ECU(ElectronicControlUnit,电子控制单元)。
在汽车电子控制功能模块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一辆普通汽车上所用的MCU至少有20枚,高端与豪华汽车则更多。然而,虽然对汽车来说不可或缺,但MCU却面对着严峻的产能供应不足问题。
MCU因为没有很高的性能需求,因此一直使用着较为“陈旧”的芯片制程工艺。由于MCU价格便宜,其供应商往往不愿意开设专门的生产线,即使是瑞萨、英飞凌等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供应商,也将生产外包,这造成全球MCU的产能集中在少部分晶圆厂手中(咨询机构IHS称,全球70%的MCU产能集中于台积电)。同样,由于MCU的利润不如那些使用先进工艺的芯片(如5G芯片),晶圆厂并未为之准备大量的富余产能,在生产周期变化和一些产线发生意外的情况下,车用MCU立即陷入了供不应求的状态。
由于车用半导体的产线变更、建设需要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因此至少在今年,MCU仍会是萦绕在各车企与供应商之间的“芯病”。
二、功率半导体(IGBT,SiCMOSFET)
功率半导体,主要是用于电力设备的电能变换和控制电路方面大功率的电子器件。而随着电动汽车的热潮兴起,功率半导体中的IGBT与使用SiC(碳化硅)材料的MOSFET随之出货量大增。
IGBT(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中文名称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其实是两种比它更“年长”的功率半导体BJT、MOSFET的复合体,它结合了这两种半导体的优势,能够在大功率、高电压的电路系统中工作。
在电路中,IGBT扮演的角色是电子控制开关。而通过电路设计与计算机控制打造出变频器,IGBT可以对电流的性质和频率进行变换。直观地,在电动汽车上,IGBT的存在使得可以对直流、交流电机的转动进行精确地控制,从而驱动车辆加减速。因此,IGBT可以说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心脏。
由于一辆电动汽车就需要上百个IGBT芯片组成IGBT模块进行工作,因此其出货量惊人,同样市场规模也不小。有数据显示,年,全球IGBT市场规模约为49.1亿美元,中国市场约亿人民币,在其中汽车市场占比达到27%。
IGBT向来是欧洲、日本半导体厂商的强势领域,英飞凌、三菱、富士电机、安森美、ABB五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70%。在车用IGBT市场,英飞凌更是一家独大。不过,这两年随着比亚迪自主研发生产的IGBT量产装车,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进入这一领域,尝试在车用IGBT的研发、设计、生产环节分一杯羹。
说完了IGBT,再看MOSFET。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Field-EffectTransistor,)金氧半场效晶体管其实是诞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老前辈,其典型特征是工作的频率可以很高,在需要高频变换电流的场景应用较广。但由于硅基材料和结构的限制,其对高电压、高温的耐受性较弱,支持的功率较低,因此电动汽车上原本并不适合使用MOSFET。
但在近些年,随着新型半导体材料SiC碳化硅投入使用,基于碳化硅制造的MOSFET在上述性能上有了质的飞越,在工作温度和耐压能力上都远远超出了传统IGBT,由此可以做得更轻更薄,加之其本身的传输损耗更小,因此应用了碳化硅MOSFET的电动汽车能够更高效地使用电能,获得更远的续航。根据特斯拉的数据,其Model3在应用了SiC后续航表现提升了约6%。
特斯拉的示范效应让SiCMOSFET成为IGBT之后的“明星半导体”,不过由于其生产良率低、成本较高,目前电动汽车主流应用的仍是IGBT。但许多汽车供应商相信,随着出货量增加、应用增多,这些问题都将得到解决。
三、域控制器
域控制器的概念,随着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这两年的剧烈变革而被行业熟知。
由于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的需求,各种应用软件、智能车机、辅助驾驶功能频繁上车,传统汽车“一套功能对应一块ECU”的架构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将相近、相关功能打包到一个“域”里,由更少但是更强大的域控制器予以驱动,是这两年新研发车型的普遍特征。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了各种功能芯片的使用量,降低了汽车内电气连接的复杂度,同一个域内直接而即时的数据交换、计算,从而为开发一些更高难度的功能提供了可能。
在全新的架构中,车辆至少拥有动力系统域、车身控制域、智能座舱域、ADAS(高级辅助驾驶)域、连接域/网关域。在它们之中,ADAS域与智能座舱域是最有成长前景、最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627.html